劉瑞華
cio.econ.nthu.edu.tw/cio/index/html
這門課的主題是合併探討文化與經濟活動之間的關係,一方面試圖將文化因素導入經濟分析,另一方面利用經濟分析解釋文化活動與文化現象,開拓經濟學的領域。將文化因素導入經濟分析的方面,本課將提出理解文化因素的分析角度,並且探討如何結合經濟理性與意識形態,解釋文化對於經濟活動的影響。在解釋文化活動與現象的經濟分析中,本課的內容包括兩部份︰一部份是以經濟學分析文化活動,所謂的文化活動包括贈禮、宗教、藝術等等;另一部份則是分析文化表現中呈現的經濟意義,所謂的文化表現將包括文學、電影等媒體。
閱讀要求
Temin, Peter. "Is It Kosher to Talk about Culture?" Journal of
Economyic History 57(2) (Jun 1997): 267
Denzau, Arthur, and Douglass North, "Shared Mental Models: Ideologies and
Institutions," Kyklos 47(1994), Fasc.1, pp.3
McCloskey, Deirdew. "Bourgeois Virtue and the History of P and S,"
Journal fo Economic History 58(2) (June 1998): 297
Offer, Avner. "Between the Gift and the Market: the Economy of Regard,"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50(3) (1997): 450
參考書籍
一、 理論
Dawkins, Richard. The Selfish Gene. (自私的基因,天下文化。)
Ridley, Matt. The Origin of Virtue. (德性起源,時報出版。)
二、文學
Lodge, David. Nice Work. Penguin Books, 1988. (小說)
Norris, Frank. 章魚,小知堂。
Norris, Frank. 深淵,小知堂。
三、非文學
Brawer, Robert A. 商場上的馬克吐溫,經典傳訊。
Cohen, Leah Hager. 玻璃、紙、咖啡豆,時報。
Dash, Mike. 鬱金香熱,時報。
四、 電影
怒火之花(The Grapes of Wrath)。
岸上風雲(On Waterfront)。
華爾街(Wall Street)。
矽谷怪傑(The Pirates of Silicon Valley)
教學方式
上課時將針對選定主題由教師引導同學討論。同學必須按時完成作業,並準備於上課時報告討論。
作業二 [理論]文化與經濟理性
作業三 [實作]文化經濟分析 - 那個屬於披頭的年代:簡析披頭四從聚首到隕落的文化與經濟現象
商品分類的文化與經濟意義
選擇一種商品, 蒐集這項商品分類名稱, 說明這些分類名稱的文化意義及經濟意義, 並提出批判分析
經濟修辭的意涵
雪則一個或一組關於經濟活動或經濟現象的常用詞彙, 說明其來源' 發展' 以及這個詞彙與經濟實務或經濟學理論的關係,
並提出批判分析
文化活動的經濟分析
選擇一向廣義的文化活動(集體的' 有特定價值目的的' 而且有具體的活動形式), 說明分析這活動的經濟背景, 以及對於經濟資源利用的影響
Cases: Cosplay; 梅竹賽; 大甲媽祖繞境
教學進度
一、 導論︰文化經濟學是什麼?
二、 文化與經濟理性
三、 競爭與合作
四、 文化活動的市場分析
五、 餽贈與交易
六、 經濟的文學修辭
七、 文學中的市場經濟
八、 文學中的組織管理
九、 電影的經濟印象
(A)土地;(B)勞動;(C)資本;(D)企業家精神
十、我們要什麼樣的經濟文化?
經濟活動的文化 談馬克思的異化理論
幸運女神 / 另譯:女神事務所
藤島康介
東立出版社代理發行
這是近幾年走紅的青少年漫畫。故事大綱是敘述一名在東京上大學的青年,巧遇為人實現願望的女神後開始故事。基本上故事的軸線是在愛情、友情與人生的一些寓理上;不過我希望在這系列的漫畫裡,從它的背景與一部分的故事段落來探討一些經濟與文化的一種現象:大學社團的經濟運作,與離家讀大學的大學生的生活經濟面的結合。
漫畫的主人翁:森里螢一,就是外宿就讀大學的學生,在故事裡他的經濟來源一如我……吃老爸老媽的錢。所以生活上就是一直處於『手頭緊』的狀態。而另外主角在學校參加的社團:自動車社(有引擎的車),則是屬於較獨立運作的社團,不同於一般的社團,開銷大、校方補助就顯的微不足道,所以有一些部分的故事情節,便取出這個背景,敘述社員出外參加比賽鑽取社費或是各種管道。這一些的情節,由於切近這漫畫所訴求的閱讀對象-青少年的背景,所以容易取得共鳴。我覺得在這上面,即使是未接觸過社團運作或是過過外宿讀書的人,應該可以從這本漫畫的部分情節去獲得一些我覺得還蠻真實的一個圖像。而我也希望可能可以藉由這個圖像為起點,嘗試著分析這兩個其實蠻息息相關的微觀面經濟活動:大學獨立社團的運作,與外宿讀書的大學生經濟狀況,可能的一些社會層面上所給予的條件與管道、文化層面上對這些經濟活動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最後,這些經濟活動可能可以藉由比較新穎的概念來分析它是否存在的市場特性:交易與生產。
預定研究的執行:
1. 由於這系列漫畫目前有二十多集,並不是完全可以用在命定主題探討的部分上,所以第一步必須找出這系列漫畫中可以使用的部分情節片段,列出明細。
2. 可以由組員,根據自己在大學的生活與參加社團活動的經驗,分析與比較和本書所給予的圖像的差異與共同的特性。也可以在班上、或是社團裡,進行田野調查的活動。
大都會 Metropolis
原著 手塚治虫 腳本 大友克洋
高度科技的文明,究竟可能往一個什麼樣的社會結構前進?已故的手塚治虫的著作『大都會』在科幻動畫『阿基拉』的導演大友克洋的製作下,改編成一部敘述著一個我們可能的未來與現今的困境的一部動畫。
整部動畫以標準的後工業社會理論與資訊城市的社會學觀念來建構其背景:高大、光彩、炫麗奪目以代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大樓,以及被這些大樓壓在底下的混亂。科技的發展結果就是在這個世界,機器人已經變成了一個重要的勞工替代,用來處理我們可以想見非常令人不堪的工作,比如廢水處理場的清潔等等;但是機器人的大量使用,導致這個巨大都市裡反抗機器人的聲音,在市長的陰謀策動下漸漸地凝聚。一方面人與機器人的問題向汽球般越吹越大,另一方面市長卻企圖利用這個情勢,發動控制世界的陰謀策劃。而整個陰謀的關鍵,就是一個藏在這個完全機械化的都市裡的科技工具,以及一個被設計具有人性的機器人艾瑪。
整部動畫檢討著我們現今對於科技的依賴與過度發展,警示著我們科技發展常常是被少數人的意志所驅策著,而那些發展的進度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卻往往缺乏詳細的評估與妥善的檢討,使得幾個強烈對比的社會問題逐漸地被凝聚在一起:社會空間不停壓縮,階級化卻越加嚴重,生活資訊膨脹,與因為科技發展而帶來的社會動盪:失業。
為什麼科技發展會帶來失業?勞動活動的性質在人類以知的歷史中,受科技的影響有多大?即使古典的社會學家與經濟學家努力的去想像一個勞動本質的面貌,但是時代移轉,當科技在工業革命後如此重大的躍進,短短幾十年裡我們對勞動活動本質的看法又有多大的轉變?勞工究竟是要做什麼?勞動的生產活動究竟是什麼?在未能對這個問題作一番解釋之前,我們幾乎在理論架構上不可能有辦法討論我們要如何使用我們的科技來使社會更好,卻在不停地為是否要讓科技一步步的改寫我們原來的勞動環境與勞動價值而爭論。
我希望從這部動畫裡面的一些劇情與他們設定裡的理論基礎做出發點,開始依序探討勞工、勞動活動、到生產活動,用這動畫的主題『科技』來貫穿去討論,以及一步步的拉回到我們現今的社會活動來檢討我們看勞動與生產活動眼光的面向與問題。
大綱
故事大綱與設定
勞動活動與科技
勞工vs機器人
生產活動的階級化
結論 大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