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

針對這次選修的中國傳統社會與文化,我選擇了和這門課內容相關的這本書: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作為這次的期末報告,也作為我回顧這學期在這門課中的所學與消化情形。
這本書是社會學界大師馬克思 韋伯(Max Weber)的一本鉅作。Weber是研究資本主義的起源的社會學家,他的論點從宗教社會學為起點,認為西方資本主義的誕生與新教的宗教思想有極大的關聯;他認為新教的定命論與救贖宗教觀,以及禁慾思想,成為新教信仰者在初期成為大企業家去發展擴張資本主義,而彌補當時對於資本主義的人口動力或貨幣動力為解釋的不足。為了證明他的論點,Weber選擇了世界的兩大宗教勢力,作為另外的論證,說明缺乏了新教的精神,同樣的條件就不會促使在印度教/佛教為主的印度和儒教/道教為主的中國產生資本主義,而誕生了兩本書,分別探討印度與中國的資本主義的情形。
這一本書分為八章:
* 城市、君侯與神祇
* 封建國家與俸祿國家
* 行政與農業制度
* 自治、法律與資本主義
* 士
* 儒教的生活取向
* 正統與異端
* 結論 儒教與清教
我在這裡不會分章解釋書中的大意,而是打算直接以一些論述方向進入,並且帶入與老師上課的內容,作個人的一些分析與意見,供老師指教與批評。

一、 城市與政治結構
經過老師所邀請的人的演講,我們可以從更微觀的角度,觀看中國城市的景觀和所代表的生活情形。當然的,我們可以注意到中國建立城市的設計,不像今天的都市計劃是以民為考量的。根據演講所說,中國城市的歷史觀,就代表著中國人民與政府的對抗史。也因此,中國在對城市的觀點與定義,一定與外國,或是現在,有基本上立基的不同。我覺得Weber在書中一開始就了一些更深面的答案。
我個人從各方面所學,可以推論城市(事先的定義就是具有行政功能與高大城牆,人口聚集的地方)是聚落的一種化身。聚落,首推農業的興起與改進,所以當許多的務農者建立農莊後,緊接著就會面臨軍事問題,因為農莊是固定的累積糧食地,不論是不是自己人都會非常清楚這點,所以很快的,農莊就會開始建立軍事系統與政治系統,來對抗外來的侵略。換個角度來說,真正的城市,其實並不是以交易市場為起源的,而是將市場作為一個維持城市運作的工具。但是到這裡,中國的城市與西方大約在羅馬時期的城市就已開始出現極大的歧異。演講中說中國城市是以政治為中心,其實在Weber的看法中,有更精闢的看法。Weber認為中國與中東/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與埃及,都是以農業問題作為政治起點,也直接的帶動地方宗教的產生。他說中國的政治,產生於水利的問題,像堯舜禹;而中國的宗教,則起於於對氣候的依賴,因為相較於埃及,中國即使水利較為發達,但是氣候的變化卻更為大,帶來的傷害也更為嚴重。因此中國宗教的原始:社稷,其原始觀念就是沃土與收穫的結合,而其神格化則伴隨著中國封建制度的建立而逐漸轉化為地方神;但是相較於埃及等,中國這樣的社稷,卻傾向於非人格化的特質,且具有倫理性懲罰的能力。遠在周以前的封建制度中,諸侯的Charisma便是來自代表、壟斷地方祭祀社稷的儀式主導權,藉以得到天的保佑而四季豐收;一旦天災發生,則諸侯,或甚至社稷之神,便可能因此而失去地位遭到推翻。
相較於封建的混亂,始皇帝的統一,使他直接的面臨到這種「儀式」在全國的治理,會如何影響到政治結構。始皇帝決定的是分割這種Charisma,因此即使地方,在統一的國家裡,也有分享這些儀式的權力,但也相對的分解了因社會問題而動搖中央政權的危機。郡縣制度,就這樣的成立,同時也產生了具有不太一樣的城市,他們雖然削弱了社稷的功能,但增加了軍事與經濟的功能。

二' 中國士人的產生
Weber看待士人階級的誕生,源於孔子的世俗教育。儒家思想的建立,伴隨著百家爭鳴的歷史背景,在Weber眼中卻不是那麼簡單。孔子建立的宗教觀,是一種不定命論的思想;他的宇宙觀,則是一種恆定的秩序:禮,藉以喚起士人的Charisma/三王五帝。由於Weber是外國人,他對於儒家思想的研究方向便與我們所習慣的有很大的區別。他把儒家思想稱之為儒教,視之為宗教,便由宗教社會學的觀點來分析儒家思想的內容,例如,對比於猶太教,『中國也有彌賽亞式的渴望出現一位此世的救世主皇帝,但是此一祈望並不是像以色列人那樣寄望於一個絕對的烏托邦』;『無論如何,儒教總是瀰漫著一股絕對的不可知論以及根本上的否定氣氛,反對任何對於彼世的冀望。…人們對於彼世命運的關注,還是完全擺在可能對此時此地的人生有所影響的神靈的關注下。』對比於新教,『儒教自然缺乏那種人由於宗教因素而有不同秉賦的恩寵的觀念,並且除以上之因素,儒教是不關心宗教的』。所以,Weber在【儒教的生活取向】一章,非常精闢的論述了中國士人從精神為出發而帶出的社會面向,這些有時不是我們中國人關起門可以發現的。例如,儒家思想講究的自然秩序,人以禮為生活行為的基礎,導致社會缺乏法理的觀念與建立的可能性,而也因此造就了中國強大的氏族裙帶;自然主義,以及理性化的缺乏。

三、 中國文官體系與政治結構
重新檢視這些根源,我打破了Weber在這本書的脈絡:藉由對中國政治與經濟所發生的現實,來探討儒教的精神面與道教在中國社會的立基,洞窺與對應出資本主義的宗教精神因素。我在這裡將到了始皇帝的歷史與儒家思想的形成,來接和引用Weber的論點,探討中國在帝國建立後,一連串的歷史、朝代興迭、政治變化與社會變遷的過程。
我們在研討儒家思想時,最喜歡互相問一個問題:「儒家思想對於政府的用處在哪裡?」我對於研讀Weber這本書的消化程度,我作出以下的回答:一、建立官僚化的理性主義與隨之建立的體系,作為穩定社會的力量;二、借由儒家思想所栽培的士人,對抗朝廷的貴族壟斷化,避免Charisma原本由始皇帝所分出至地方的那些份經過貴族的封建化回流至中央;三、經由儒家思想的特色,以士人的教化去重建皇帝的Charisma,穩定皇帝最高祭司的地位。
首先,始皇帝即使為了國家穩定而瓦解了封建制度,但是他基本上仍是打擊士人階級的,但是經由當時的政治環境,士人的站立是無可避免的,才會造成由李斯(士人)與趙高擁立胡亥而與蒙恬(軍人)擁立的扶蘇對立而前者獲勝。接著帝國的秩序重整,漢朝的建立者劉邦本身是用傳統的英雄式Charisma所造就的領導,這就成為了漢朝歷史的一大問題,也是歷史各朝代建立時,共同的問題。英雄式Charisma伴隨的都是大量的軍人,也就是貴族的前身,但是政治環境上劉氏皇族卻又不得不依靠士人,因此整個國家不得不面對七國之亂的結果。貴族與士人爭奪政權,成為中國政治的一個常態。由於相對於老師的上課內容,相關於此的一些對於中國政治結構的問題實在不容贅述,但是有一點必須特別強調的是,Weber認為中國文官作為地方治理官員,以任時與調任為其制度,所以相對應的是在地方真正支配了那些被始皇帝丟出中央的Charisma的承擔者:氏族。我們可以這樣看中國歷史的趨向:氏族裙帶越來越強,中央對於地方的控制力卻越來越弱。吏的地位在這樣的歷史洪流中,絕對的會有坐大的趨勢,因為維持政府運作的勞力大多來自氏族的首肯,而中央唯一可以制衡他們的方式就是士人的調動,以避免士人與地方氏族的結合,則依賴這種俸祿制度的士人,到一個地方新官上任時,絕對不會希望見到與當地氏族一個鼻子出氣的吏在你身邊煩事情。注意官僚的理性主義是建立在儒家思想的不定命論與恆定宇宙觀,由此而起的觀念是資本主義式的理性化主義是不合乎禮的行為,諸如研究科學與數學,大抵都和巫術與作為其代表的道教結合在一起。這種環境下的吏,是不可能有合乎我們現在所認為的理法去管理的。

四、 士人思想與社會
所以,在Weber的眼中,帝國政治下的中國社會,其實必須被分成數個層級,上是皇帝與中央體系,中間是龐大的文官士人階級,下有氏族社會的莊園式農業社會。所以,由這樣的社會狀態來看待老師在課上所講到的關於婦女、邊緣人與會社的問題,會有一些不一樣的答案在其中。但在這些探討之前,Weber的一項理論更值得我們先去看,就是既然儒教的不定命論式思想與恆定宇宙觀,因此在社會生活上,儒教的活動排除一切狂迷的行為,以維持社會達到正道/禮/至善。但是這種思想,Weber對比到希臘的宗教觀,上層的知識分子單純的支持儀式,留下人民信仰上的空洞,較希臘甚者,中國方面由於儒教所賴以供大家支持的經典,成為中國在政治性上的正當性代表,並可以質疑其他哲學的正當性,因此相較於外國的泛靈式民間宗教與神祇,可以以教會的方式與政治結合而重新再上層得到影響力時,中國方面『以及一整批新出籠的神靈,都處於一個教士階層的恩護之下』,就是指道教。從對道教的探討,Weber引出了中國根本的問題,就是正統與異端的衝突。Weber認為中國的道教,起源於個人神秘或禁慾的救贖追求,也是相對於有著同樣的宇宙觀的儒教,所缺乏的思惟;老子與孔子所站的宗教立足點是一樣的,但是所缺乏的神秘性與個人冥思,孔子的儒家傾向於入世的社會規範的追求,而老子則趨於出世的隱逸,因此在到了政治的層面時,為與不為的態度成為兩人的最大衝突點。真正的衝突則是起於他們的徒弟與傳承者,莊子直接的指責儒家思想的四大中心:仁義理智,受到子思的強力辯駁。到了和平主義的帝國時代,到家的思想與支配鬼神的巫術/在儒教中被視為異端的道士階層,取得結合,開始在政治中搶奪一席之地,並常態的分布在與士人相對立的政治階級中,如宦官外戚,或是蘇丹制思想的軍人。
再回頭看Weber的最後,『在異端教說(道教)的巫術樂園裡,具有近代西方特色的那種理性的經濟與工技根本是不可能的,因為一切自然科學知識的付之闕如,是由於以下這些根本的力量:占日師、……。不過,這個巫術的樂園之得以維持住,是因為儒教倫理本身就有與其親和的傾向。於此,另有內政上的因素添加進來.用以防止動搖儒教的勢力。』『儒教徒單單渴望一種從野蠻的無教養狀態下超脫出來的救贖。…凡能遵從戒命者(經典-我註),就能免於罪過。』『這個對世界採取無條件肯定與適應的倫理,設定了純粹巫術性宗教之完全且持續存在的基礎。』
從這裡,我作了一個很粗略的感想,就是對於中國這樣的社會來說,偏離社會核心/士人階級的所有份子,都必須以其他的方式在社會中取得一席之地,這點看似很難,但是從歷史上,顯然非常簡單,因為基於中國與儒教的基礎而言,漏洞實在太多了,包括吏在制度的狹縫中的生存方式,婦女在社會中的不同面貌,各個時代的邊緣人所具有的特質,都不脫兩種面貌:趨於符合儒教經典所要求/實則經過「解釋」的行為,或是趨於道教的思想為基的型態,例如魏晉時代因為道家思想的充斥而在無為思想中大盡其行的妒婦,以及滿足巫術與非禮教行為的墮民與羅漢腳,社與會在社會中立足時必須性的迎合巫術與道教以及泛靈式思想,……。其實我在這裡的論述並不完備,因為我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以更加研討這樣的問題,可是我相信從Weber的宗教社會學觀點出發來看這些社會百態,一定可以有更多更豐富的答案。

基本上,我相信這本書是非常好,也是非常適合對中國傳統社會與文化這個議題有興趣的人去研讀的書,因為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在中國兩地,不可能引用的宗教社會學的西方思想來作工具剖析,而得出了太多令我感到認同又不可思議的答案,也提高了我對於思考中國人社會的生活的興趣。
支持這本書的另一個理由,是因為我到目前已經修了三個關於中國傳統的課了,用這本書做參考與期末報告的工具到現在仍是無往不利。什麼叫做經典?我覺得這本書已經提供了最佳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