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絕對是合理的懷疑
-香山牡蠣污染事件
科學園區的排放水,是這一次香山牡蠣的污染源!!!這絕對是合理的懷疑!!!因為排放的水量最大!!!沿途居民早已有感受!!!科學園區污水處理場的管理???化驗???分析???科學園區,如果想証明,拿出証據!!!交出報告!!!過去五年,每天的分析報告!!!
隨便考考:過去的五年中,總共分析幾次砷(As)???
1000次?500次?100次?50次?20次?10次?
2001.01.11 中國時報
放流水含重金屬 遠低標準值
羅際鴻/竹市報導 新竹香山地區牡蠣中銅、鋅及砷含量較高,有人推測可能與客雅溪上游遭工廠排放污水污染有關。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十日表示,該局一向重視環保,下水道系統採雨水與污水分流設置,全區生活用污水與事業廢水均納入專用污水下水道系統,匯入綜合污水處理廠,以優於或符合環保署所訂定八十七年放流水水質標準後排放。 管理局表示,放流水中重金屬銅、鋅與砷經長期監測結果,均遠低於環保署所訂定之八十七年放流水水質標準(八十七年放流水水質標準銅為3.0
mg/L,鋅為5.0 mg/L,砷為0.5 mg /L)。 放流水銅、鋅與砷的濃度,經委由環保署認可檢測機構,依環保署規定採樣檢測方法檢測結果,銅為「無法檢出」,鋅為0.07~0.26
mg /L遠低於標準值5.0 mg/L,砷0.040~0.078mg/ L遠低於標準值0.5 mg/L。 國科會為監督園區環境保護工作,於八十八年十月成立「科學工業園區環境保護監督小組」,敦聘環保專家學者、園區週邊居民代表、環保團體代表、縣市環境保護主管機關代表、園區事業單位代表與園區管理局代表共十一位,協助監督園區環保績效。
管理局並訂定「科學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及污水下水道使用管理辦法」作為管理依據,並訂定園區污水下水道可容納排入污水下水道之水質標準。
其中重金屬部份之管制標準,均與環保署所訂定八十七年放流水水質標準相同。為監督園區事業排放水質符合園區下水道納管標準,除派員每月至排放製程廢水之園區事業採樣檢測外,並訂定稽查計畫,進行不定期稽查,確保放流水水質符合標準。
2001.01.11 中國時報
牡蠣價格崩盤 漁會急、漁民罵 農委會謀解套
崔慈悌/台北報導、中部編輯部/綜合報導 外傳牡蠣遭重金屬污染,引發價格崩跌。大台北十日到貨量僅銷出約三分之一,價格遽跌四成,各產區牡蠣堆置乏人問津。農委會邀集相關部會召開緊急應變會議,除澄清市售牡蠣食用無虞外,也將與新竹市政府輔導香山地區牡蠣在採收期進行淨化處理。農委會即日也將進行促銷並協助蚵農製乾或延後採收,避免擴大損失。
台北漁產運銷公司總經理方欽明表示,原本大台北地區每天平均批售的牡蠣數量都在一公噸左右,但昨天僅批售出平日的三分之一,價格則下滑近四成;一包五台斤的新鮮牡蠣批售價格從五百元,昨天跌到新台幣三百元。
對辛苦養殖、採收的牡蠣堆置在市場裡乏人問津,牡蠣供貨人及承銷商都相當氣憤,昨天在市場上罵聲不斷。消費地交易量及價格大幅下滑的消息傳到各產區,原有準備整理好等待凌晨運上車的牡蠣被暫時放置一旁。
農委會昨天緊急邀集環境保護署與衛生署召開應變會議,並共同強調國產牡蠣食用無虞。漁業署署長胡興華指出,根據漁業署所獲資料,我國牡蠣含砷量未超過澳洲標準且與美國含量相較亦相當,外傳致癌風險高是解讀不當所致。
牡蠣重金屬及有機氯殺蟲劑含量有致癌風暴,持續擴大。中部沿海地區漁民正串連全省各地漁民,醞釀採取激烈的抗議行動,必要時將在除夕北上夜宿總統府,以實際行動表達不滿。
昨天,中部地區已有部份產地的牡蠣,出現滯銷,也有供應商接獲台中、台北等地大盤商的通知,要求暫停供貨。
台中區漁會表示,全省牡蠣一年的總產值高達十餘億元,是沿海漁民的重要收入,目前已進入牡蠣的盛產期,消息曝光後,造成漁民損失不訾。
彰化縣副縣長卓伯源、區漁會理事長陳宗義、總幹事張吉田、芳苑鄉長陳聰明、縣議員許偉仁等人,昨日也聯合舉行記者會,強調彰化縣王功地區的蚵仔絕對沒有污染,他們並示範吃生蚵仔,呼籲消費者不要受一份缺乏公信力的研究報告影響。
彰化縣政府也決定與漁會、公所辦理蚵仔大餐,宣導吃蚵仔的好處,以掃除蚵仔滯銷的陰影。
雲林縣議會副議長林源泉對牡蠣是否有致癌風險偏高風波,表示學術單位基於公共衛生安全,有必要讓國人知道台灣牡蠣污染狀況,但在過程上也需顧及產業發展及漁民生計,否則不僅蚵農受害,對所有相關單位都是一種傷害。
嘉義沿海生產的牡蠣昨日出現滯銷後,立委陳明文和何嘉榮緊急連繫漁業署出面澄清,而產地的東石鄉餐廳更推出蚵仔大餐,希望大家享受衛生乾淨的東石蚵仔,不要受傳聞波及。
陳明文昨日趕到嘉義縣漁權會,和漁民共同品嚐生蚵,以澄清嘉義牡蠣有致癌疑慮,何嘉榮預訂本月十五日在塭港村的萬善同居舉辦公聽會,漁業署副署長謝大文屆時將到場。
嘉義縣政府強調,依據該期刊發佈的污染源含量數值,嘉義縣布袋雖然是採樣區,但砷、鉻等重金屬含量值為全台最低值,可見海域水質並未受污染,漁業署也公開強調,目前市面上的牡蠣多來自嘉義布袋,海域未受環境污染,嘉義沿海生產的牡蠣,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
2001.01.11 中國時報
牡蠣論文發表人 韓柏檉:媒體翻譯以偏概全
劉添財、楊珮君/台北報導、呂理德/台北報導 「牡蠣事件」論文發表人台北醫學院公衛系主任韓柏檉昨日說,學術研究不能與民生問題畫等號,媒體報導引述論文中「極大值」假設,即一個人每天吃一百卅九公克牡蠣、連續吃卅年體內才可能累積到致癌的重金屬含量。他說,媒體翻譯論文以偏概全,令人遺憾,希望各界能尊重學術研究。
韓柏檉等數名教授在英國「EnvironmentalP ollution 」期刊發表的牡蠣研究論文,經媒體報導後引發國內漁民抗議,北醫接到無數抗議,有人甚至要求教授賠償。韓柏檉昨日在立委余政道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說明。
韓柏檉指出,學術研究必先有假設才有結果,假設本來就有極端值,媒體翻譯這篇學術論文時,只引用極大值,卻沒有提到極小值,引發社會大眾不必要的困擾,他感到很抱歉,而他也是受害者。
韓柏檉解釋,要探討任何對健康產生影響的危險性,都包括三個因素,即毒性、濃度及攝取量,如果這三者都是極大值,則危險性就很高;如果三者都很小,則危險性極低。
韓柏檉說,論文中極大值就是每天攝取一百卅九公克牡蠣、約一碗公的量,連續攝取卅年,體內才會達到這樣的重金屬含量,一般人不可能攝取這麼多,一份蚵仔煎或蚵仔麵線約只有十八公克牡蠣。
身為公衛學者,韓柏檉表示,這篇論文是想研究台灣牡蠣重金屬濃度分布,了解是否可能對消費者有健康上的威脅,進一步督促政府改善環境污染及保護消費者健康。
對於類似報導屢屢造成抗爭,他無奈地說,十多年來他都只在國際學術刊物上發表此類研究,而不在國內提起,經過此事件希望社會也能得到機會教育,讓學術研究回歸學術。
針對牡蠣事件引發的爭議,負責檢驗及採樣的學者都表示,當初所採的牡蠣檢體並無法分辨野生或養殖所受到重金屬污染,何種較為嚴重?
參與牡蠣污染調查的清大教授凌永健說,這項調查採樣部分係中研院洪楚璋教授負責,他個人僅針對有機氯污染部分進行分析,調查結果金馬地區牡蠣含量最高,台灣本島次之,澎湖最低。
洪楚璋表示,從一九八○年開始他就參與牡蠣受污染調查的研究,受污染樣品中並無法分辨出何者是野生?何者為養殖?
洪楚璋強調,調查結果顯示,牡蠣大小及養殖時間與牡蠣體內重金屬含量有成正相關,養得愈久,牡蠣體內重金屬含量也愈高。此外一些重金屬如錫,以及環境荷爾蒙對於牡蠣也產生性別影響,造成雌雄同體的牡蠣產生。
2001.01.11 中國時報
國科會擬建立本土 環境公害、健康風險評估制度
李宗祐/台北報導 國科會十日初步決定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共同推動建立本土環境公害健康風險評估制度,以免類似牡蠣致癌事件層出不窮。 國內學者在英國「環境污染」期刊發表「台灣地區攝食牡蠣在金屬及有機氯殺蟲劑方面的潛在健康風險評估」研究報告,被國內媒體披露後,昨日立即造成牡蠣滯銷,引發養殖業者嚴重抗議,使支持這項研究計畫的國科會也連帶成眾矢之的。
國科會相關官員昨日百般無奈地說,兩年多前研究團隊提出結論報告時,國科會對這項研究成果的評價並不很高,也因此並未特別注意。不過,也有官員私下表示,「這項研究結論太敏感,資料如果給出去就完蛋了。」
國科會生物處處長張文昌昨日也分別與台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陳建仁和該學院教授王榮德討論相關善後問題。
王榮德向張文昌建議指出,國內雖然有很多學者從事環境污染及公害研究,由於東方人和西方人體質不同,新陳代謝功能也不一樣,國內學者老是引用美國數據進行各種環境公害健康風險評估並不合適,我國有必要制定國人專屬健康風險因子標準規範。
陳建仁也表示,美國對各項環境公害可能造成健康風險,評估過程非常嚴謹,除要組成專家會議,至少以半年的時間撰寫草案內容,再利用一年的時間,針對學者專家提出的研究報告,進行逐篇審查討論後,再決定要將那些研究報告納入標準制度的參考,最後再訂定評估標準,而不是光靠一篇論文就下定論。
2001.01.11 中國時報
香山"綠牡蠣"含重金屬 價格下滑
潘國正、羅際鴻/竹市報導 學術界發表香山海域遭含有重金屬污水污染,導致牡蠣含有重金屬,立即影響蚵農生計,市場價格下跌,連餐廳自助餐的牡蠣都沒有人敢吃。新竹區漁會總幹事吳俊岸憂心的表示,已影響到二、三千人的生計。
新竹區漁會總幹事吳俊岸,獲悉學術界在英國學術期刊發表的學術論文,指稱香山海域牡蠣含遭重金屬污染,心頭為之一沉。他說,去年新竹市政府舉辦新竹海岸學術研討會時,記得有一位教授有提出香山海域被污染的報告,當時說明對人體不會造成嚴重的危害。
這次報告詳細內容他還不清楚,不過市府和漁會根據上次該教授的報告後,即委託高雄海洋技術學院,對香山海域進行採樣監測,要等這份報告出來後,再採取相關對策。
他說,香山靠牡蠣吃飯的產業人口約有二、三千人,一年產值約五千萬元以上。工業發展造成對傳統產業的影響是值得重視的事,如何在兼顧二者,必須要有方法。
淨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聖崇表示,媒體報導顯示竟然沒有一個官員要求追查污染源,為什麼這麼多年來,相關單位沒有採取行動,漁民抗議的對象,是中華民國政府,是污染的製造者。
他認為,從這一次的事件顯示水質管制標準,訂得太低,難道牡蠣為自己製造出來重金屬及有機氯殺蟲劑。他質疑說,水質狀況有長期監測、長期追蹤嗎?他說,如果有人想作秀,就表演吃香山牡蠣,不想真正解決問題,就永遠秀不完。
竹市環保局副局長黃雯婷說,去年七、八月,一位清大教授提出香山自然資源調查資料,曾調查香山「綠」牡蠣產生的原因,發現是因鉛污染所形成。 她說,該項調查並未明確指出污染來源,但排入香山的上游水體來源主要是客雅溪,沿岸被環保局列管的可能污染廠家有一○五家,目前尚無直接證據可說明重金屬污染來源。
對於科學園區管理局說明均符合放流水標準,學術界人士表示,高屏溪有廢液的問題,水質也都符合標準。符合標準是最低「消費額」,還有許多放流水沒有列的項目,根本沒有檢測和限制,像流入客雅溪經聖經書院的水圳,也都聲稱符合標準,但是為什麼聞了令人噁心。
許多學術界人士,不同時間、不同研究角度,都顯示香山地區的牡蠣受污染,客雅溪有什麼污水放流入海?雖然尚無法証實是竹科污水造成的,竹科也認為沒有直接証據証明。如果真的證明出來了,竹科該怎麼辦?除了水之外,還有廢氣,管理局要有心理準備,儘快做好內部管制措施。
2001.01.11 中國時報
客雅溪水質遭污染 市府關切
陳權欣/竹市報導 漁業署委託高雄海洋技術學院針對香山海岸的生物體與水質以及底泥做檢驗,普完成期中報告,結論雖不如英國「環境污染」期刊所述嚴重,但在客雅溪出海口與附近海域生物體重金屬,不論魚類、貝類或螃蟹之銅含量均超過
30mgkg的建議標準,其中以牡蠣最為嚴重。但在定置場所捕獲魚類銅含量未超過標準。 高雄海洋技術學院做的「新竹淺海養殖產業輔導工作」期中報告,檢測出週邊海域的生物體,還有鎘的污染,不論魚類、貝類或螃蟹之鎘含量均超過1mg/kg的標準;鉛的含量超過2m
g/kg建議標準。 這項檢測雖是期中報告,引起新竹市政府重視,擬在期末報告後,根據最後結論,做進一步的向中央反應對策。
此份報告在結論中強調,客雅溪水質污染嚴重,有有機污染物和無機污染物,家庭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為重要污染源。
新竹沿海海域是多災多難,過去就因為污染嚴重,政府為了民眾健康著想,下令於八十一年十二月至八十二年四月全面禁捕或販賣;民國八十四年也因衛生條件太差,封閉港青海水浴場。
對於香山海域的蚵農而言,這次香山海岸牡蠣的污染,果真嚴重到必須政府下令不得食用?蚵農們表示,政府一定要追出污染源,不能再讓漁民當傻瓜。
2001.01.11 中國時報
牡蠣污染事件 政府應全力補救
陳權欣/報導 英國「環境污染」報導台灣沿海牡蠣污染事件,消息傳回市場上牡蠣銷售情況,馬上受到打擊,許多魚攤除了牡蠣乏人問津,一般海魚也受連累。
牡蠣污染事件,非始於今日,過去此類消息因相關主管雇及蚵農生計與擔心市場的交易,刻意予以漠視,涉及人民健康的問題,政府應有更積極的作為!
毒牡蠣事件,不是一般消費品的交易,這種可能影響健康的海產食物,竟然要國內學者專家從國外發表,才會引起重視,是相當諷刺的事情。
香山海岸生產牡蠣雖然不多,只佔全國百分之一、二左右。不管生產多少牡蠣事件爆發後,不僅蚵民受影響,也讓消費者感到恐懼。
高雄海洋技術學院去年受託在客雅溪出海口與週邊海域的調查,所得結果在銅污染方面,雖不及凌永健教授等人所做報告嚴重,但還是超過標準很多,高雄海洋技術學院還檢測出有鎘、鉛污染等問題。
環保署水保處長阮國棟,職司國內水質檢測等問題的最高主管,在事發後,不知做追查污染源的補救工作,反而質疑六位大學教授的學術權威,這種作法實在不妥。
凌永健、洪楚璋等多位教授,都是相關領域內學有專精的學者,他們做的報告如果不能相信,還有什麼人可以相信。環保毒物管理單位宜就此危機進行處理,追查污染源做善後,並對蚵農們的損失,有所補救方為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