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的訊息—從鮭魚鱗片看生活史

櫻花鉤吻鮭有鱗片嗎?

這是疑問嗎?不是所有魚類都有鱗片分佈在身上每一個角落嗎?
不過仔細看台灣的櫻花鉤吻鮭好像真的沒有看到鱗片說!

其實鮭魚乍看之下沒有鱗片,但實際上是被覆著極細緻微小的「圓鱗」,而缺乏粗糙有突起的「櫛鱗」,因此看起來雖然表面光滑,但實際上身體仍然佈滿鱗片以保護其內部構造。



(放大圖)

(放大圖)
基區(圖中上方)具有齒狀突起,手感粗糙的櫛鱗(ctenoid scale)。
後區邊緣光滑的圓鱗(cycloid scale)。


大島正滿採集所得櫻花鉤吻鮭鱗片,左邊兩枚是1935年7月採集,後兩枚的採集日期更確定是在1935年7月25日。 (點選可放大)

大島正滿於1935年7月在大甲溪上游各支流進行櫻花鉤吻調查與鮭採集工作,除了檢視活生生的個體之外,並採集許多標本帶回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其中之一即是鱗片。

你(妳)知道鱗片帶有什麼關於鮭魚的神秘訊息嗎?

許多魚類的側線鱗(鱗片內部埋有短管,形成側線管,是魚類用來感受水流流速與方向的外側感覺器官,通常於體兩側各有一條。)的數目分佈常因種類而異,在分類上是個有用的參考依據,甚至鱗片的形狀、位置、鱗鞘包覆面積與鱗片本身的大小也可以作為種類判定時的參考。

此外鱗片就像樹的年輪一般,呈現同心圓般的放射成長,每一輪都點滴記錄下周遭生活環境的點滴變化。檢視鱗片,就如同檢視鮭魚呈遞上來的「履歷表」般,透露著經歷的往事與滄桑。由成長輪疏密的不同,可以得知鮭魚個體的年齡(年輪)、成長速度、在河、海不同生活期的時間(適用於洄游型鮭魚的生活史判定)。

台灣的櫻花鉤吻鮭由於生長於溫差大的溫帶或高山地區,因此成長期區隔明顯,雖然不若其他寒溫帶鮭魚般成長期間隔疏密有致,但仍可由鱗片看出季節變化與年齡增長所遺留的痕跡。

上方是大島正滿先生於1935年夏季自體長23.5公分的二齡櫻花鉤吻鮭雌魚所採得圓鱗,鱗片後方(圖中下方)未被鱗片覆蓋的扇形區域稱為頂區或基區,其位置與面積可以用於判定鱗片所在位置。將影像經銳利化與對比處理後,遠觀可以隱約看出生長輪的疏密不同,除中心區域外,形成兩個顯著深色密集區域,如綠色字母所標示。Larva表示處於幼魚期間;1st表示第一圈年輪所在;2ed表示第二圈年輪。由鱗片可以清楚判定該成魚已經經歷兩個生殖週期(或說兩個冬季)。


大島正滿先生曾依據鱗片判斷台灣櫻花鉤吻鮭的年齡,並測量其體長與體高,並以生殖線加以判定雌雄鮭魚,藉此建立雌雄各齡級鮭魚的形質資料(大島,1935)。將其結果整理如下表:

齡級雌雄/形質 一齡魚 二齡魚
雌魚 雄魚 雌魚 雄魚
測量標本數量 8尾 14尾 5尾 9尾
平均體長(mm) 115 115 214 220
平均體高(mm) 26 27 52.5 54

由表中可以看出,一齡鮭魚的雌雄之間的體長與體高並無明顯差異,但至二齡魚則有不同發展,雄魚顯得較雌魚來得長些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