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力量—七家灣溪二號壩的淘空崩毀

七家灣溪主流上編號二號的攔砂壩(位於復育中心上游),原本設計攔水以為復育中心之用,完成於1991年,是七家灣溪流域中最年輕的壩體工程,不過其壩體卻早就發現有基盤淘蝕的問題,今年七月歷經兩個颱風,雷馬遜(Rammasun)與納克莉(Nakri)所帶來豪雨侵襲後,河水衝破最後一道防線,由壩下宣洩而出。

由於壩體破損無法再將砂石攔阻,因此大量泥沙石塊隨著滾滾溪水被沖移到下游,壩下的深潭被整個淤積,前方並且有許多大石塊停留,水流改由壩體下方的兩側而行。

預料,櫻花鉤吻鮭與台灣鏟頜魚將可以上溯至更上游河段,其河道變遷與族群分佈的狀況將再持續發佈在網路上。

其他攔砂壩也都有程度不等的淘蝕情況,是否會發生與二號壩雷似的狀況,則有待進一步仔細檢查。

被淘空基礎的二號壩,因無法負荷壩體本身重量與水壓而整個塌陷。
(陳玉芬小姐提供)

1997年十月賀伯颱風後景象
2002年八月經雷馬遜與納克莉颱風侵襲後景象(陳玉芬小姐提供)


破壩的上游因為淤積砂石帶走而形成陡降的河床。(陳玉芬小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