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新聞稿
主題: 秀姑巒溪洄游生物生態觀光系列活動已經開始

新聞說明:

        被譽為世界第一次以熱帶性洄游生物為號召的秀姑巒溪洄游生態觀光系列活動,將在本週末於花蓮縣秀姑巒溪口熱鬧登場。這項難得的生態觀光盛會,將會繼續秀姑巒溪泛舟和東海岸賞鯨豚的熱潮,創造出另一項東海岸才有的綠色產業高潮。

        過去在秀姑巒溪瑞穗到大港口之間的激流泛舟活動,開創出東海岸特有的國際化旅遊熱潮,近年來更因為有了鯨豚生態觀光的特色,持續的吸引非常多的遊客來到東海岸國家風景區旅遊。然而這些活動只是此地大自然的特色之一而已,東管處為了再配合國家推動綠色產業的政策,今天更推出秀姑巒溪洄游生物生態觀光的一系列活動,希望讓國人更加了解東海岸所擁有的寶貴自然資源,歡迎全國民眾到秀姑巒溪河口一帶,進行難得的生態之旅。

        秀姑巒溪洄游生物的特殊生態,可以說是近年來台灣河川生態研究上難能可貴的發現,根據再此地研究這些生態資源已經超過十年的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曾晴賢副教授指出,這裡的洄游生物生態不僅可以媲美溫帶地區吸引眾多觀光遊客的鮭魚洄游生態,更因為這些生物的生態習性是我們從來不曾知道的新奧秘,其洄游物種之多和生活史的多樣化,加上秀姑巒溪獨特的河口地理環境,創造出舉世罕見的生態奇觀。

        每一年春季就開始陸續由海洋中回溯進入到秀姑巒溪的生物,以阿美族原民口中的Vulao,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吻仔魚(和海洋中小沙丁魚為主的吻仔魚不同)為主,每天下午都會定時的集體在秀姑巒溪兩岸溯河,雖然它們的體型只有3.5公分左右,但是卻可以形成一條黑壓壓像大麻繩一樣的隊伍,有如行軍縱隊一般,魚貫的逆流而上.這種難得一見的自然奇觀在農曆每個月月底和月初之間,最容易發現和觀察.三四月之間是這種魚類洄游的高峰期,接下來在四五月之間,則是另外一種更小型台灣東部所特有的大吻蝦虎魚,以相同的洄游模式在秀姑巒溪進行更大規模的洄游.這種魚類的數量非常多,我們有的時候可以在短短一下午之間,在接近河岸的地方觀察到超過一百萬尾以上的魚苗,緩緩的逆流而上.根據曾老師的說法,這樣的洄游景觀正是一百年前蔣總統在中國大陸浙江溪口老家所看到的那種樣子,然而那裡已經超過十年看不到這樣的自然奇觀了!

五六月間,秀姑巒溪更可以看到非常多的小蝦苗,在每天夜晚裡沿著河邊緩慢的爬行溯河.這些點著兩個小燈籠的小蝦苗,是十幾種不同淡水長臂大蝦和米蝦的蝦苗,數量多到往往會產生塞車而爬到別人身上的地步.雖然小蝦苗的數量已經非常驚人了,但是如果跟另外一種白天活動的小螃蟹來比的話,可能就是小巫見大巫,因為這些小螃蟹的數量都是以百萬為單位來計算呢!這些小螃蟹是字紋弓蟹的大眼幼體階段,經常可以爬滿秀姑漱玉潔白岩石的表面,它們在白天裡的大行軍,可能比螞蟻搬家還要壯觀,何況它們的數量經常綿延數公里,這種景觀可是別的地方看不到喔!

到了七八月間,秀姑巒溪的洄游主角換是小鰻魚了,它們是非常神秘的一種生物,在洄游季節的時候,每天晚上都可以看到它們扭扭捏捏的在河岸邊往上爬,看到這樣的景觀絕對讓我們感動萬分.曾老師說這裡是最適合帶那些放牛班的同學來此進行勵志教育了.

東管處在推出這項非常有創意的生態觀光之前,其實也做了非常多的評估,尤其是在照顧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和漁獵權力上非常用心,他們希望藉由輔導轉型的方法,藉由舉辦生態觀光的模式,讓原本捕魚的原住民參與各項工作,如此不僅可以做到非常好的生態保育工作,同時又可以照顧原住民的生活和文化,可以說是近年來這樣漁獵行為轉型最成功的例證.本次的記者會裡,東管處更邀請到兩位原本以捕魚為生的原住民現身說法,讓大家認識到這項活動安排的苦心.

整體而言,這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不僅是研究學者和在地的原住民之間非常成功的互動,也因為有相關機關的贊助,例如國科會和農委會的大力支持,才能夠有嚴謹的學術基礎做佐證,認為這樣的觀光活動不僅不會對此地生態產生更嚴重的干擾,甚至可以得到生態保育和經濟利用的雙贏效果.

東管處林芳明處長非常高興的說,這項長達半年以上的世界級生態奇觀,如果能夠善加利用的話,將可以結合東海岸的好山好水,創造出一個全世界罕見的熱帶性洄游生物生態觀光活動來。他又表示這一件生態觀光活動有九大特色:

1.      在長達半年以上的季節裡,每個月都有不同的洄游性魚、蝦、蟹類,以每天可以多達數百萬隻的數量,在特定的時間裡經過我們一定可以看得到的河邊。

2.      這些熱帶性洄游性生物的生態習性,有如寒帶地區的鮭魚一樣,來往於河海之間,他們力爭上游的不懈精神,可以讓我們在欣賞生態奇觀的同時,更會有勵志的感覺。

3.      我們在尊重阿美族原住民傳統漁獵文化的前提下,讓絕大部份的人都可以繼續他們以往的漁獵活動以及資源利用。只在徵求幾位自願配合的原住民合作之下,將世界一流的捕魚文化,轉型為生態觀光的用途,同時兼具有生態保育的功能。

4.      我們藉由輔導轉型計畫,以更有尊嚴的方式照顧原住民的生活,同時讓我們認識他們文化中美好的智慧。

5.      將以往被低價利用為食物的洄游性生物資源,做到無傷害而且附加價值非常高的生態觀光活動,每天可以保護到超過一百萬以上的眾多生靈。

6.      洄游性生物的洄溯情形,可以當作一項河川與海洋的生態指標,我們可以由每年此地的洄游魚類數量變化上,觀察到此地海洋與河川的環境變化。

7.      這項的生態觀光活動,還結合周邊的生態以及地理景觀,規劃出各種配套的旅遊行程,讓大家絕不會冷場與失望,同時讓觀光的經濟價值施惠到整個地方。

8.      藉由網路無遠弗屆的傳播方式,提供給任何有興趣的民眾最新以及最及時的旅遊資訊以及生態情報。

9.      我們希望以開放式的經營理念推動生態觀光,讓每一位到此旅遊的民眾都有物超所值的感覺。

林處長還認為雖然東海岸早就以賞鯨豚和秀姑巒溪泛舟旅遊著稱,如今又能推出這一系列生態觀光的活動,相信東海岸的洄游生態觀光潛力絕對是台灣第一,中國第一,甚至可以說是世界第一。

有關於這項的生態觀光活動,可以經由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網頁,或是曾晴賢教授的網頁裡看得到詳細內容。
網址:http://www.life.nthu.edu.tw/~labtcs/HKL2001
也可以直接以傳真
(03)8781176或是電子郵件信箱cepo@taiwan.com和秀姑巒溪生態保育協會聯繫有關解說導遊的服務.第一次的現場解說服務將會在本週六下午三時(03/24),在秀姑巒溪洄游生物觀光解說站展開.詳細的地點在秀姑巒溪長虹橋兩岸都有明顯的指標和專人導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