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2.JPG (14179 bytes)

孟德爾】【洒吞】【莫甘】【格里夫茲】【華生和克立克

DNAline.gif (8479 bytes)

 孟德爾

孟德爾「遺傳學之父」尊稱的孟德爾(Gregor Mendel,1822-1884),原為奧地利的修士 。

1857年,孟德爾以豌豆為材料,開始歷經八年實驗,證明上一代的特徵遺傳給下一代是遵循著一個定律而不是漫無目的。他選用豌豆為實驗材料,是因豌豆的某些特性常有兩兩成對的情形,且易區分,如高莖和矮莖、種子有圓的和皺的;同時豌豆易於栽培,生長期短,播種後約三個月便開花結果;更重要的是孟德爾知道豌豆為自花受粉,可從事人工受粉的試驗。他選取七種兩兩對偶的性狀,分別進行交配,然後觀察所產生的子代。   

高莖如矮莖為例,首先將矮莖豌豆雄蕊摘掉,再將高莖豌豆的花粉撒再矮莖豌豆的柱頭上,使兩者交配,觀察他們所產生的子代為高莖或矮莖,結果發現所得的第一子代均為高莖植株。接下來,孟德爾又利用所得的第一子代相互交配,結果在第二子代中發現顯性性狀的高莖者約占總數的3/4,另一相對的隱性性狀,即矮莖者,約占總數的1/4。   

德爾對所得到的結果加以解釋及整理後,寫成【植物雜交實驗】,但未引起注意,直至他死後,共沈寂了三十多年,才在1900年,由科倫斯(Carl Erich Correns)、賽塞內格(Erich Tschermak von Seysenegg)、德弗里斯(Hugo de Vries)分別得出與孟德爾相似的結論後,在文獻中提出他被人遺忘的論文,於是孟德爾學說重新被人發現與重視,並奠定了遺傳學的基礎。

ball.gif (4659 bytes)孟德爾http://www.wcjs.tcc.edu.tw/87CAI/09/inherit_rule/c2-1.htm

ball.gif (4659 bytes)孟德爾小檔案http://macro.bio.ncue.edu.tw/~biowww/bioedu/sampleedu/8223011/m1.htm

backswings.gif (16470 bytes)

DNAline.gif (8479 bytes)

洒吞 

1883年,路克斯(Wilhelm Boux)注意到細胞核內的染色體,並認為其中必定大有文章。到了1902年,才由洒吞(Walter Sutton)和巴夫來(Theodor Boveri)證實:遺傳基因是染色體的一部份。

吞注意倒在細胞分裂-特別是減數分裂(meiosis)時,染色體的移動和遺傳學上所稱的「基因」的表現相關。他分析了蝗蟲的11對同源染色體,發現在減數分裂時,每對同源染色體中只有一個能夠進入子細胞中。

 

backswings.gif (16470 bytes)

DNAline.gif (8479 bytes)

莫甘 

甘(Thomas Hunt Morgan)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遺傳學家及胚胎學家,也是現代遺傳學的奠基者。1933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

使用果蠅作為遺傳學研究的模式生物。果蠅是一種非常小的生物,最喜歡聚集在腐敗的水果上面,他的卵在一天之內就能變成細細的白色幼蟲,兩三天後化蛹,五天之就變成長著翅膀的成蟲。果蠅從卵到成蠅的生命週期,只有十天左右,一年之中可以傳三十代,是最適合做遺傳實驗的生物。   

1910年四月,他發現一隻突變白眼睛的雄蠅,這隻小蠅即成為孟德爾遺傳、染色體遺傳、以及性聯遺傳的奠基石。莫甘將這隻白眼雄蠅和正常紅眼雌蠅再進行交配,最後證明了果蠅的白眼、正如人類的禿頭和血友病一樣,皆為性聯遺傳。 

ball.gif (4659 bytes)莫甘的果蠅實驗http://www.wcjs.tcc.edu.tw/87CAI/09/sudden_change/c4-1.htm

backswings.gif (16470 bytes)

DNAline.gif (8479 bytes)

格里夫茲 

傳物質是核酸而非蛋白質的證明,最早是由1928年格里夫茲 (Frederick Griffith),利用肺炎雙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的研究而得知的。他將不同菌株:R型(無莢膜,無致病性,菌落粗糙)及S型(有莢膜,致病,菌落光滑),以老鼠做實驗,證實 死的S型和活的R型能產生一種反應,促使R型轉變成S型,此稱為性狀轉變(transformation)。

實驗過程:3D-mice.jpg (1858 個位元組)
       注入鼠內
(1)活R型肺炎菌───→不致病(鼠體內有R菌)

         注入鼠內
(2)活S型肺炎菌───→致病而死亡(鼠體內有S菌)

                   注入鼠內
(3)以熱殺死的S型肺炎菌───→不致病(鼠體內無細菌存在)

                        注入鼠內
(4)活R型肺炎菌+熱殺死S型肺炎菌───→致病死亡(鼠體內有活R菌及活S菌)

論:死的有莢膜菌種的某樣遺傳物質,轉移到無莢膜菌種體內,使得其遺傳性狀改變而成為有莢膜菌種,此種遺傳性狀的改變,稱為遺傳性狀改變(Transformation)

backswings.gif (16470 bytes)

DNAline.gif (8479 bytes)

華生和克立克

華生dna_model.jpg (20529 bytes)代生物科技的紀元正式起始於1953年4月25日,當華生(James Watson)和克立克(Francis Crick)在《Nature》雜誌上提出DNA的雙螺旋構造。他們的論文極短,但卻開啟了生命科學學的時代,影響的卻深遠。也因此獲得1962年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Xray.jpg (11152 bytes)←DNA的X光繞射圖

克立克生當年僅25歲,是一位美國噬菌體遺傳學博士,他和英國生物物理學家克立克,將許多人的研究成果加以綜合,特別是魏金斯(Maurice Wilkins)的由X-ray繞射DNA所成的圖形,而推測DNA是雙股螺旋狀,而且DNA螺旋有一定的直徑及螺距,且在DNA內含氮鹽基的配對方式為A與T,C與G。

 

ball.gif (4659 bytes)華生http://www.accessexcellence.org/AB/BC/James_Dewey_Watson.html(英文)

ball.gif (4659 bytes)華生和克立克當年的論文http://biocrs.biomed.brown.edu/Books/Chapters/Ch%208/DH-Paper.html(英文)

backswings.gif (16470 bytes)

DNAline.gif (8479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