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頁

菜煮壞了莫怪食材不好

最近高中國文課程縮減古文而增加白話文與本土文學又引起軒然大波。其實早在政黨輪替以前,國文課本中“過多”的文言文就已經令學生叫苦連天,更是教改人士批評的重點。但我卻認為,這些比例問題從來不是我們華文教育的問題所在。李家同教授說得很對,問題不是讀文言文或讀語體文,而是“大量閱讀”!我們的國文課程患在寡而不在不均。這不是課本裡的課文多少的問題,課文對考試而言永遠嫌多,對學習而言永遠嫌少。重要的不是課文教了什麼,而是這些課文能不能讓學生在學過以後會自主地想要去吸收更多。

扣除掉少數文學性不高,僅因政治正確而入選的課文,國文課本中許多課文有不少確是堪稱反映時代特色的一時之選。真正的問題是,這是“課本”而不是“文選”。我們的國文課程何曾讓學子感受到華文的美、引起學生對閱讀文學的興趣?古道西風瘦馬,明明是這麼簡單的美感,要學的卻還是句讀注釋、分析結構、背訟歷史背景、作者名字。我們的課本裡也有殘破的三國演義、儒林外史、老殘遊記。摘錄不是錯,問題是由摘錄的課文構成的課程有沒有能給予學生想念完整本小說的興趣?我們的制度又有沒有給那些想自由地、無所為而為地念完整本小說的學生支持與鼓勵?

此外,我們的課程也還是太過政治正確。讀蘇軾就想到要背唐宋八大家,要背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司馬子長又怎樣呢?課本裡連一課司馬子長都沒有。),卻感覺不到那個但願人長久,可以讓年輕人在歷年無數東西流行音樂中找到共鳴的蘇軾。唸論語要唸克己復禮,找不到的是帶那個著一票人四處冒險(還佩著劍、背著弓呢),唱歌跳舞的山東大漢孔丘。課本裡的九歌教我們為國奮戰,九歌那個人神交流、充滿魔力的奇幻史詩則無處可尋。

讀書識字在國中以前就應該教好了。作為大學預備教育的高中,要教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學(或者更廣一的來說,不是“學問”而是“學養”)。自主的、出於興趣的大量閱讀是體驗文學之美的基礎。任何搞壞學子胃口的課程,不管裡面選的材料多好,終究只是一道煮壞了好料的差勁料理。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