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 上層

海柏利昂

海伯利昂的大架構用一句話就可以講完:"在文明世界陷入戰火的前夕,一個朝聖團踏上向海伯利昂行星上的荊魔神朝聖的旅程,並在旅程中輪流訴說自己與海伯利昂的故事。" 相信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樣的結構設定顯然是繼承了喬叟的 "坎特伯里故事集"。然而,和其致敬的對象--坎特伯里故事集中僅把朝聖之旅當作一個與各篇故事情節無甚相關之背景的手法相比,海伯利昂有著較為明確的貫串全文的背景故事,其包含的篇章亦多有彼此環環相扣,或與主現情節呼應之處。

不過即使如此,單把海柏利昂看成一本精采的科幻短篇集其實亦頗有可觀。從炫技的角度來看,海柏利昂簡直就是作者 "我哪種科幻都會寫" 的 囂張宣言。這六個短篇分別探索了科幻文類常見的各種主題:教士的故事關於探索難以溝通的異星文化與無法想像的生命型態;戰士的故事則是典型的硬派戰爭科 幻,從宇宙打到陸上,卻又加上了關於虛擬實境技術的探討;詩人的故事是最與全書故事背景最緊密相連的未來史;學者的故事則偏向於關懷具有特殊體質/得到怪 病者的生活;偵探的故事是典型的塞爆叛客敘事;領事的故事則透過浦島效應撕扯下的戀人之眼光審視星際間的政治權謀。加上作為背景故事的太空歌劇型式,使這 部成書於上個世紀八九零年代之交的作品既有半個世紀前科幻黃金年代的遺風又有一路熱門到新世紀的賣點。

然而在""之外,海柏利昂的""的 手法也頗為可觀。原則上,越是放在前面的故事獨立性越強,較為著重於個人的經歷。隨著情節推展,後面的故事則越來越與歷史劇變,各方勢力的角逐等大格局的 事件交纏難解。於是讀者便可在享受一個個科幻短篇的過程中漸漸了解作者所架構的這個未來世界的各個面向,而對海伯利昂本身,讀完本書雖然不能說解開了什麼 迷團,至少對迷團的由來以及已知世界對此迷團的看法如何有了基本的了解。而從這六個故事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這趟朝聖之旅除了肩負有引領了文明世界興亡的命 運,更是朝聖者們私密的,面對自我的救贖之旅。

典故的引用也是讀海伯利昂時值得注意的。文學典故的部分就不多作妄言,不過我相信這至少印證了所謂 "科幻文學的讀者最終也必須是文學讀者" 一說。而對於一個一般程度的科幻愛好者而言,海伯利昂大量使用/改造的科幻常用語詞,並指涉其他科 幻名作乃至於科幻讀者們熟悉的現實世界人事物等,讀起來也實在是樂趣十足的。中譯本雖非全為一人所譯,但好在譯者都是對科幻文類有一定涉獵者,加之譯名詞 彙皆有用心協調整合,中譯本譯文整體算是相當流暢達意,在典故的考證也可以說是下足了功夫,雖說對了解故事涵義幫助甚大,這樣的註釋是否算是破壞了讀者自 行查找典故的樂趣,恐怕就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海伯利昂的故事本體在眾人講完自己的故事(嚴格來說,還沒講完)以後便嗄然而止。根據國外評介所述,其續作 "海伯利昂的覆滅" 實際上與本作是不可分割的一體,甚至常將此兩者視為一部作品來介紹/評論。本書中文版的面世可說十分曲折離奇,希望續作別再讓讀者們等待那麼多年啦。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本著作係採用 創 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回 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