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頁

在德黑蘭讀羅莉塔

「無論什麼情況,千萬別把小說當成現實人生的翻版,因而小看了它。我們再小說中探求的並非現實,而是對真相的頓悟。」--阿颯兒•納菲西

先說一件有趣的事。這本書在博客來被分類為小說類,但又被推薦為2004年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非文學類。

的確,這本書並不好分類。它融合了傳記,文學批評,社會觀察,以及微妙的虛構小說元素。這麼多不同類型的內容結合在一起,結果卻是出奇的完整流暢。

在閱讀的過程裡,讀者得以跟著這群在政教合一的伊斯蘭極權政體(重點是政教合一與集權,而不是伊斯蘭的錯。作者清晰的回憶,在她年輕的時代,虔誠的伊斯蘭婦女享受的是堪稱全世界最先進的女性地位)下掙扎學習的女性共同經歷宗教政治與文化的壓迫--甚至是迫害。我們也跟著走過社會運動的激情與瘋狂,旁觀事過境遷後革命之子反被整肅的諷刺;經歷戰爭,轟炸,朝不保夕的生活,卻也在這一切之中悄悄地體會小小的反叛與平凡的喜悅:頭巾下露出的一縷髮絲,手套中的鮮紅指甲,長袍裡的銳跑球鞋;戀愛,失戀,吃泡芙與冰淇淋,電影,彆腳的音樂會。

當然,這本書戰最大篇幅的重要元素就是文學。雖然我自己並沒有太多英美文學素養,但卻仍清楚地感受到書中流露對文學的純粹熱愛與感動。即使是那些在課堂上大唱反調,批評英美經典文學墮落淫蕩,傷風敗俗的學生,在阿薩而遭到打壓教職不保時反而挺身維護;另一個學生則在多年以後,用她當年最痛惡的墮落污穢角色為珍愛的小女兒命名。這些都在在讓人體認到經典文學--忘了文以載道吧--直指人心的強大威力。

回上頁